天然产物农药研究室召开新学期“开学第一课”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9月9日晚,天然产物农药研究室在植物保护学院二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研究室主任丁伟教授主持并召开会议。
首先,刚入学的研究生一年级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新同学中大部分都由本科实习生转化而来,在实验研究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丁老师对新出台的2018年度《西南大学天然产物农药研究室管理规程》进行详细解读:
1)研究室为了提高成员的自我约束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支撑创新发展,特制定了研究室管理规程;以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的四个职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平台作用。
2)研究室口号:我是人才,我自信!研究室成员要时刻保持自信,只有自信才能使自己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才能更好的在科研道路上走的更远。
研究室目标: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研发领先性产业技术。研究室的目标决定了研究室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创新是当今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一个拥有创新性的人,必定会成为高层次的人才,科学技术要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就必须将其转化为先进的产业技术,科学技术有了产业化才不会是空中楼阁,才能更好的造福地方。
研究室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创新。几年以来,研究室在丁老师的带领下,一代接一代的研究生积极践行研究室“三个特别”的精神,在基地实践中特别能吃苦,在科研道路上特别能坚持,在研究思路上特别能创新。2018年,研究生们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在全国建立了11个烟草植保基地,在近3年内取得了发表论文30余篇的可喜成绩,切实践行了“把文章写在大地上”的承诺。
研究室八大能力:瞄准目标、获取信息、形成方案、精准研究、信息处理、总结提升、科学表达、协调发展。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做科研同样如此,没有目标的科研使盲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锤的做法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因此,瞄准目标是首要因素;有了目标,就要想方设法获取相关信息,做研究就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研究室成员们要积极查阅最优最前沿的研究报道,少走弯路,提升自己;做研究之前,要详细规划自己的方案,有了方案就有了指明灯,才不会在科研道路上迷失;在试验研究中,要进行精准的研究,精准并不是盲目精确,而是要结合试验内容进行适当取舍,最大限度减小人为带来的误差;信息处理是作为研究生的基本功,要学会运用各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分析工具,才能从中更好的找到必要的信息;从一系列数据成果中凝练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后,就要用科学的方式表现出来,善于总结成果,并进一步提升成果,对科研结果尤为重要;取得的成果要用科学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其成为一篇有用的文章,就要训练出科学表达的能力;最后,科研固然重要,但拥有一个良好的品德和一个强健的身体同样重要,因此,研究室成员要牢记协调发展的能力,以强健的体魄、美好的品德来迎接科学的研究。
3)为了加强研究室的组织纪律观念,强化日常考核管理,研究室制定了《日常考核管理办法》。研究室在日常中实行当日到岗签到制度,出勤情况将每月公布,接受大家监督;研究室每周将举行组会、例会,各成员要积极参会,不得无故缺席。请销假必须要填写《请销假申请表》。
4)新进研究室的成员一定要先学会各种仪器操作后再进行使用,确保人员和仪器安全。
5)各研究室成员组成小组,由博士生带队,实行小组传、帮、带模式,更加集中、深入、持续的进行科学研究。
最后,丁老师宣布了2018年秋,研究室将进行的四项改革:
1)产业研究转型。经过研究室人员的长期试验积累,目前已获得微生态理论调控、生物屏障、杀螨剂创新成果等基础理论的突破和进展。将继续推进传统——“将科研文章写在大地上”,未来实验室将由部分人员担任马铃薯、辣椒和榨菜的研究项目。
2)博士团建设。实验室将筹建博士团建设,将选取研三成员4-5人组成博士团破解重大研究问题,研发高水平文章。
3)人才协调发展战略。实验室将推进文化建设、体育建设,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战斗力,凝聚力,以“忠孝”两字为行动目标,时刻身怀感恩之心,忠于团队、忠于实验室。此外,实验室成员每人必须参与一项体育锻炼,并且每人每天不得少于1小时的锻炼,建设运动群落实各成员实施情况。
4)本科实习生政策改革。针对目前大三同学设定档案制度、淘汰制度以及奖励制度,鼓励和引导实习生在实验室有更好的发展。
供稿人:姚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