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成员赴涪陵采集榨菜根肿病发病后期根际土样样品
应《微生态调控防治蔬菜连作病害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要求,在1月25-26日和2月21日,天然产物农药研究室研究生刘烈花,本科生敖若寅两次赴涪陵区,对榨菜根肿病土和不发病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工作。本次采样工作得到了重庆市涪陵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研究所植保中心研究员王旭祎主任全程协调对接,由吴老师全程陪同采样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茎瘤芥(榨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涪陵榨菜已经成为重庆市的特色农业。然而,榨菜根肿病能侵染任何十字花科作物,引起一种专性寄生的世界性病害,严重时会造成榨菜的产量降低甚至绝收,目前对该病的防治还未探索出有效的防治技术。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根肿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农民已经放弃种植。因此,探究榨菜根肿病侵染发生的微生态机理来防治病害迫在眉睫。
本次采样共采集榨菜根肿病发病与不发病条件下的根际土壤样品10个,同时采集了根肿病发病样品,以便能开展室内试验。对土壤样品微生态指标的对比分析将陆续展开,以期筛选出与根肿病发生相关的关键微生物和微生态因子,为根肿病绿色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图1 研究室成员采集土壤样品 图2 榨菜根肿病样品
供稿人:刘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