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县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项目顺利通过田间鉴评
8月10日,实验室与重庆市彭水县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西农植物保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同攻关研究,历经3年的示范应用,在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顺利通过专家组的田间鉴评。
该会议邀请了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粮油处二级调研员安传林处长、重庆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副站长王正奎研究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廖敦秀研究员、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赵秀兰教授等知名专家进行田间鉴评。
项目组明确了彭水地区复杂生境下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和作物积累的主控因子,开展了基于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创新集成与产品研发,研创了牡蛎钾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营养诱抗剂等控制重金属污染的系列产品,构建了以土壤调理原位钝化技术为核心,微生物修复+叶面阻控+水分调控为配套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通过技术应用,示范区水稻株高2688.5px,穗长653px,穗数185个/m2,对照区稻株高2332.5px,穗长562.5px,穗数179个/m2,示范区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区;示范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区,化肥、农药使用量相对减少,为土壤污染修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攻克了农田重金属与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单一、系统性差、集成度低、时空适配性不足的关键技术瓶颈,为复杂生态区农产品与环境安全保障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以牡蛎钾土壤调理剂为核心的治理技术使用方便,成本低,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丁伟教授与专家们交流并合影
非示范区水稻 示范区水稻
供稿人:李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