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GLISH
新闻动态

丁老师

023-68250218

023-68250218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新闻动态

扎根基层的植物医生—西南大学项目组在贵州桐梓开展示范工作

要想种烟收入有保障,种烟效益有提升,烟地调酸要趁早,烟地病虫才会少。西南大学项目组依托西农植物总医院的植物医学理念、绿色植保技术,扎根一线,争做一名合格的植物医生。于2月25日-27日,西南大学项目组前往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示范区开展示范工作,在此期间,项目组完成了核心地块的选择、示范地块烟农的基本信息、同田地块的选择、牡蛎钾土壤调酸以及培训有机肥、根茎康生物菌剂如何施用等工作。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近年来,烟农为了避免该病害对烟叶健康生产的危害,大多数烟农都进行换地种烟,这不仅增加了烟农的人工成本,而且还影响了烟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让烟农了解该病害的防治方法,2月25日上午,西南大学项目组王垚和烟站技术人员曾凡永等人一同来到烟农家进行培训,给烟农讲解烟地烟草青 枯病—“下地针”常发的原因、危害特点、防治现状和方法。此外,项目组王垚还亲自为烟农示范了根茎康、牡蛎钾、有机肥施用的方法和用量。2月26日,西南大学项目组王垚一行人在县公司高级农艺师周为华、烟站王定强站长的协助下在烟区周围选择了20余亩的示范地块,并组织烟农前往合作社进行牡蛎钾、根茎康和有机肥等物资的搬运和分发工作,经过简单的休整后,示范区部分烟农便开始了土壤调酸、翻地等工作。截止到2月27日,西南大学项目组在示范区已经基本落实了关键核心技术2和3,并与示范区烟站、烟农建立了良好的联络与沟通机制,为后期关键技术的落实与示范区动态监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jpg 2.jpg

                             图1 项目组与烟农进行技术交流          图2 示范区有机肥与牡蛎钾搬运

    3.jpg 4.jpg

                        图3 项目组进行烟地实地考察             图4 示范区进行牡蛎钾调酸

供稿人:王垚

上一篇:杨亮博士后出站报告评审会在天然产物农药研究室顺利召开

下一篇:烟藏于地,烟藏于技——西南大学项目组在贵州黔南开展示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