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项目组赴贵州示范区调研大麦绿肥生长情况
为落实2023年贵州省《蜜甜香型烟区主要根茎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中期汇报的意见建议,明确其2024年工作任务和目标。在10月中旬,西南大学项目组成员积极与贵州省各示范烟区项目负责人对接工作,共同开展了同田对比示范区的选地、大麦绿肥种植工作。
为进一步跟进大麦种植后的生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2日,西南大学项目组成员李石力老师、王垚博士和研究生刘慧迪一行人驱车前往贵州省各同田对比示范区调研大麦绿肥生长情况,同时开展了同田对比示范区的土壤和大麦样品的采集。本次调研了遵义市正安县谢坝乡、桐梓县九坝镇,黔南州福泉市黎山乡、翁安县珠藏镇,黔东南州天柱县社学磨章、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镇、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的同田对比示范区,每个地区有2块同田对比示范区,此外,湄潭县抄乐科技园有1块,贵州烟区总共15块同田对比示范区。同时,西南大学项目组共采集了90份土壤基础样品以及4份枯死的大麦样品。
调研结果发现,各地区的大麦长势、整齐度、出苗率以及根系发育情况差异较大,并且部分地区出现大麦发黄枯死、生长缓慢现象。经进一步分析,大麦发黄枯死的原因可能包括:(1)微生物菌群失衡,病原菌大量存;(2)可能感染大麦黄花叶病(BYMV);(3)冻害导致;(4)土壤营养不足导致、土壤营养失衡,成整个土壤营养失衡,部分元素缺失,关键元素的吸收利用受阻,整个土壤对植物的供给保障能力下降;(5)除草剂药害或者干旱导致。为此,项目组将进一步分析同田对比示范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确土壤营养元素问题,同时,通过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以及分离并鉴定是否含有其他致病菌,明确土壤生物菌群失衡问题。
正安县谢坝乡大麦长势 遵义正安同田对比区土壤采样
供稿人: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