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学习阅兵精神,科技力量践行强农使命
在全国人民共襄盛典、以昂扬斗志弘扬爱国情怀之际,西南大学烟草植保团队成员丁孟、麻子君、刘涛、陈品璐、史雯五人陆续奔赴河南多地烟区,开展为期六天的烟草根茎类病害与土壤生态专项调研。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精神,将阅兵场上展现的纪律性、协作性与拼搏精神融入一线科研工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9月2日至7日,项目组先后深入南阳、平顶山、许昌、洛阳以及三门峡五大烟叶生产区,系统开展烟株病样与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并对不同生态条件下烟叶生长状况、病害发生规律及采收加工环节进行了考察。团队克服天气与地形困难,圆满完成多项野外任务,为区域烟叶生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和初步技术建议。
9月3日,在全国人民以昂扬斗志致敬历史、展望未来之际,西南大学烟草植保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深入河南南阳典型烟区开展一线科研工作。当日,项目组成员奔赴内乡、社旗、方城三地,系统进行烟株病样及土壤样品采集,并对烟叶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考察,项目组严格按照科研规范采集了烟株病样及对应土壤样品。项目组成员重点对方城两块典型烟田进行了初步考察,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分析了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此次科研行动恰逢9月3日,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项目组成员不仅顺利完成南阳地区工作而且在工作空隙时间里积极学习阅兵精神,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农业科研,以科技赋能农业,以实干服务乡村,以实际行动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4日,项目组奔赴平顶山与许昌两地,重点开展土壤样品采集与烟田生态调查。平顶山地区土壤以褐土与潮土为主,质地偏粘,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但部分地区存在微量元素失衡、板结明显等问题。项目组结合烟株长势与病害发生情况,系统取样并记录不同土壤类型下烟株根系发育和叶部病害表现。在许昌禹州传统优质烟区,团队还走访了当地烟农,了解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这些数据将为区域土壤改良和精准施肥提供重要参考。
5日,团队转赴洛阳,先后在宜阳、王村、洛宁等地开展调研。目前洛阳多地烟叶尚未完全采收,仍处于采烤中期。项目组观察到,由于今年八月以来雨水偏多、光照不足,部分烟区出现了采收期延迟、烟叶成熟度不一致等现象。在洛宁县王村,团队通过田间诊断与样本提取,初步推测与后期降雨集中导致养分吸收失衡有关。项目组建议,应加强采收期天气预警,优化烘烤工艺,以减少损失、提升烟叶可用性。
6日,团队继续西行,至三门峡市卢氏、灵宝、陕州三地开展调研。该区域属豫西山地,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烟叶生长周期长,具备发展特色生态烟叶的潜力。团队在陕州区重点采集了多份土壤样品,通过详实记录病害表现、烟株长势及环境因素,项目组初步掌握了当前烟区主要病害类型及分布特征,后续将结合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养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山地烟区土壤健康与烟叶质量形成机制。
本次行动共采集117份土壤样品和52株典型烟草根茎类病害样本。此次实地调研行动不仅是对烟叶产业问题的深入洞察,更是项目组成员以实干报国、以专业服务乡村的生动体现。正如阅兵队伍所展现的严明纪律与奋进姿态,研究团队以严谨的态度、协作的精神和坚韧的作风,在田间地头书写了科技强农的新篇章。团队成员表示,将继续加快样品分析与成果转化,为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供稿人:陈品璐、麻子君、刘涛、史雯、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