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根茎病害项目组赴江西、福建、广东、湖南调研取样
根据国家局烟草绿色生态防控重大专项关键技术研发相关内容要求,为系统分析各地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情况,找到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子,青枯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天然产物农药研究室成员袁国明、刘志永、刘颖、张淑婷于5月15日--23日前往江西、福建、广东、湖南主要植烟区调查当地青枯病发生情况,并采集青枯病烟株以及发病烟株根际样品。
本次调研分别去了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信丰县、瑞金市,抚州市广昌县;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泰宁县、宁化县、永安县,南平市建阳县、邵武市,龙岩市永定县、武平县;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五华县,韶关市南雄市以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总里程五千公里,共采集青枯病烟株60余份,土壤样品120余份。发病烟株采集旨在分离、鉴定并完善全国青枯雷尔氏菌株库,分析不同区域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是否存在差异;土样采集分为根围土与根际土采集两部分,根围土主要分析不同地区发病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根际土主要用于根际微生物的分析,旨在找出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子。
调研发现,由于今年前期气温偏低,大部分地区的青枯病发生并不严重。2017年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团队将完成全国主要植烟区的病株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后续将跟踪报道。
图1 项目组成员袁国明采集菌株 图2 项目组成员采集土壤样品
供稿人:张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