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GLISH
新闻动态

丁老师

023-68250218

023-68250218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新闻动态

全国烟草根茎病害根际微生态特征调研与取样-皖南行

按照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专项根茎病害绿色防控项目的总体要求,2017年根茎病害首席专家丁伟教授课题组对全国青枯病发病区域进行了菌株和根际土壤的采集。628-71日,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杨亮、硕士研究生李四光前往皖南地区-安徽宣城、芜湖等主要烟叶产区,开展了为期4天的烟草青枯病菌株与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分别在芜湖市南陵县溪滩镇、宣城市宣州区文昌镇施田村、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伏村村等地采集土壤样品45个,烟株样品8个。

此次样品采集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杨亮与李四光详细记录各区域的种植方式、地理环境特征、以及栽培习惯等,并发现了不同地区内的青枯病的发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皖南地区实行水旱轮作-稻烟轮作,青枯病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只有部分烟区青枯病发生严重,一般沙壤土青枯病容易发生,但发病不严重,多年种植烤烟的黏土青枯病发生较为严重,总体而言,皖南烟区青枯病发生时间较晚,对烟叶烘烤影响不大。本次采样工作得到了安徽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研究所、安徽省烟草专卖局、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周本国老师的全程帮助,亲自带项目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采集样品,详细介绍了皖南地区的青枯病发生区域和特点。

本次工作完成了皖南烟区的青枯病菌株和根际土壤的采集,继福建、广州、江西、湖南等烟区采集样品,基本上完成了东南烟区的烟草青枯病样品采集。后续还将陆续对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烟草青枯病发病产区进行系统采样,形成全国最大的烟草青枯菌菌株库和青枯病发病与不发病的土壤微生态基本特征数据库。

 

image.png  image.png 

1 项目组成员采集土壤样品                           2 烟草青枯病区域化发生严重

image.png  image.png 

3 烟草青枯病发病叶片的网格状症状               4唯一的健康烟株在青枯病中存活着

image.png

5 项目组成员与安徽农科院烟草所周本国研究员、安徽农大吴教授等人合影

 

供稿人:杨亮


上一篇:丁伟教授赴泸州古蔺开展泸州市烟草公司第二届烟草植保技能培训

下一篇:彭水县开展绿色防控宣传周活动并举行现场观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