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根茎病害项目组赴重庆、湖南、湖北、陕西调研取样
根据国家局烟草绿色生态防控重大专项关键技术研发相关内容要求,为系统分析各地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情况,找到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子,青枯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天然产物农药研究室成员袁国明、刘志永及实习本科生程浩瑾、吴狄于2017年7月23日-29日前往重庆、湖南、湖北、陕西主要植烟区调查当地青枯病发生情况,并采集青枯病烟株以及发病烟株根际样品。
本次调研历经了重庆市涪陵区、丰都县、石柱县、武隆县、酉阳县、奉节县;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花垣县、凤凰县;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鹤峰县;陕西省西乡县等12个地区,历时10余天,共采集青枯病烟株40余份,土壤样品80余份。发病烟株采集旨在分离、鉴定并完善全国青枯雷尔氏菌株库,分析不同区域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是否存在差异;土样采集分为根围土与根际土采集两部分,根围土主要分析不同地区发病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根际土主要用于根际微生物的分析,旨在找出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子。
调研发现,部分高海拔地区青枯菌发病并不严重,低海拔地区的青枯病发生明显;病株采集地区显著发病多在7月中下旬。2017年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团队将完成全国主要植烟区的病株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后续将跟踪报道。
图1 项目组成员采集菌株和土样 图2 项目组成员采集土壤样品
供稿人:程浩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