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根茎病害项目组赴贵州、云南、四川调研取样
根据国家局烟草绿色生态防控重大专项关键技术研发相关内容要求,为系统分析全国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情况,找到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子,青枯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丁伟教授携团队成员杨亮、唐元满、丁光浦于7月19日—8月3日前往贵州、云南、四川的主要植烟区调查当地青枯病发生情况,并采集青枯病烟株以及发病烟株根际样品。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为实地考察贵州、云南、四川三个植烟省份不同植烟区青枯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发病烟株与相应土壤样品。病株采集旨在完善全国青枯雷尔氏菌菌种库,分析不同区域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是否存在差异;分别采集根围土与根际土,用于不同地区发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根际微生物差异的分析,旨在找出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子。本次调研分别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安龙县,遵义市绥阳县、正安县,铜仁市德江县、石阡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镇远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福泉市、独山县,贵阳市开阳县;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西畴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保山市板桥镇、腾冲县、龙陵县,临沧市,普洱市景谷县,玉溪市,昆明市石林县;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冕宁县,总里程八千多公里,共采集青枯病病株样品130余份,土壤样品250余份。
调研发现,贵州、云南、四川主要植烟区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程度不一,与当地土壤情况、栽培措施、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2017年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团队在全国主要植烟区的病株以及土壤样品采集工作还在进行中。
图1 丁伟教授指导驻点人员工作 图2 丁伟教授指导烟技员田间病害识别
图3 项目组成员采集样品 图4 项目组成员采集土壤样品
供稿人:唐元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