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根茎病害项目组赴山东调研采样--全国青枯病菌株和根际土壤采集工作圆满完成
按照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专项根茎病害绿色防控项目的总体要求,2017年根茎病害首席专家丁伟教授课题组对全国青枯病发病区域进行了菌株和根际土壤的采集。8月8日-8月10日,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刘颖、硕士研究生王姣前往山东潍坊、临沂主要烟叶产区,开展了为期3天的烟草青枯病菌株与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分别在潍坊市诸城市皇华镇前寿塔村、临沂市沂水县烟草试验站采集土壤样品18个,烟株样品7个。
此次样品采集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刘颖与王姣详细记录各区域的种植方式、地理环境特征、以及栽培习惯等,并发现了不同地区内的青枯病的发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诸城地区,黑胫病发生严重,且田间黑胫病与青枯病混发;而在沂水地区田间青枯病发生较重,青枯病病株根系主根出现坏死发黑现象。此外,本次采样工作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截至山东烟区的青枯病菌株和根际土壤采集工作的完成,本年度全国主要烟区青枯病发病区的菌株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本次全国采样共采集烟样280余份,土样340余份,为构建全国最大的烟草青枯菌菌株库和土壤微生态基本特征数据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明确青枯病菌在我国的遗传分化与地理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青枯病发生下的土壤微生态特征,最终解释我国青枯病发生逐年严重的内在机制,阐释青枯病发生与地理环境因子、土壤微生态因子等的关系。
图1 诸城黑胫病发生严重 图2 沂水试验站烟草长势
图3 青枯病病株根部主根坏死
供稿人:王姣